〈巴克萊高球賽〉因應颶風賽程縮水 衛冕冠軍搶佔領先 - 高爾夫球

Dinah avatar
By Dinah
at 2011-08-27T21:00

Table of Contents

作者: 賴意文


巴克萊高球賽衛冕冠軍Matt Kuchar,今天(27日)在這項美巡賽季後賽聯邦快遞盃首站賽事
中繳出優秀成績,打完首日為完成的第1輪比賽,繳出63 (-8)桿成績,第2輪也有65 (-6)
桿表現,以1桿之差暫居領先。而由於颶風即將侵襲美國東岸,大會也決定將只會進行3輪
54洞賽事。

Kuchar一大早先完成昨天沒打完的第1輪比賽,在第18洞抓下小鳥後,以63桿成績竄升領先
。第2輪賽事他更是沒有打出任何柏忌,射下6隻小鳥,以第2輪65桿、總桿數128 (-14)桿
的表現,暫時守住領先的位置。

由於颶風將襲擊美國東岸,在紐澤西進行的巴克萊高球賽勢必會受到影響,因此主辦單位
決定,將賽程由4回合72洞縮短為3回合54洞,明天開始將進行第3輪也是最終回合賽事。這
是2007年聯邦快遞盃季後賽設立以來,首次有比賽縮減到54洞。

但是Kuchar並不認為賽程縮短會增加他成功衛冕的機會,他說:「通常在72洞過後,最好
的球員中的贏家才會產生。我覺得我們打得越多,我的機會才會越大。但根據現在的狀況
,只剩18洞的時候暫居領先我也很高興,這種情況沒什麼好抱怨的。是的,我很高興我有
這個機會。」

以1桿之差緊追在Kuchar之後的,則是總桿數同為129桿的美國選手Dustin Johnson,以及
斐濟選手Vijay Singh。Johnson第2輪最後3洞都錯失不到10呎的博蒂推桿,但還是繳出所
有選手單日最佳的63 (-8)桿成績,賽後他笑著說:「無論如何,我不能說我覺得失望。
也許我短距離的球可以打得更好一點,但是63桿就是63桿,我還是會因此開心。」

2008年奪下聯邦快遞盃冠軍,包括在巴克萊高球賽獲勝的Singh,第2輪則繳出64桿佳績並
列第2,他自從2008年季後賽第2站奪勝之後,在接下來參加的67場美巡賽賽事中都不曾再
度奪下第1。






http://www.tsna.com.tw/?q=node/22059

--

All Comments

〈高爾夫〉Couples動用隊長權 Woods入選總統盃

Valerie avatar
By Valerie
at 2011-08-26T23:42
作者: 曹玉烱 2011年總統盃美國隊隊長Fred Couples今天(26日)表示,他動用了隊長權利,讓Tiger Woods進入美國隊,不過此舉也引發一些不同的聲音。 總統盃是2年一度的隊際對抗賽,由美國隊與歐洲以外的世界隊交鋒,至今年為止已有9屆 歷史,美國隊取得7勝1和1敗的絕對優勢。 最近2 ...

〈巴克萊高球賽〉Frazar暫居領先 颶風成完賽變數

Megan avatar
By Megan
at 2011-08-26T23:41
作者: 曹玉烱 PGA巡迴賽季後賽首站─巴克萊高球賽首輪開打,今年拿下聖朱德菁英賽的Harrison Frazar以64(-7)桿佳績暫居領先,不過仍有51位球員因天色已晚未打完,加上颶風即將侵 襲美國東岸,讓在紐澤西進行比賽的球員與PGA官員頗為擔心。 除Frazar外,近年來逐漸失去鎂光燈焦點的Vi ...

〈高爾夫〉林文堂63桿 百齡罈躍居領先

Edwina avatar
By Edwina
at 2011-08-26T23:40
作者: 劉長鑫 台灣PGA提供第二屆百齡罈台灣冠軍盃高球賽今天(26日)在林口東華球場進行第二回合, 上屆冠軍林文堂技驚四座,射下2隻老鷹,飆出低於標準桿9桿的63桿,以兩回合總桿低於 標準桿13桿的133桿躍居領先。首日領先的宋孟璋打出69桿,以兩回合136桿暫居第二。 首屆百齡罈台灣冠軍盃冠軍選手林 ...

剛無聊看到一文章

Olga avatar
By Olga
at 2011-08-26T14:54
剛無聊在網路上晃到一篇文 http://ppt.cc/pvEO 他是詢問說,世界上有沒有紀錄是打出過and#34;-4and#34; -4 = Triple Eagle = condor = 禿鷹?神鷹? 底下回答的人也有提到是有出現過 1995年由Shaun Lynch在英國打出,這是2004年的 ...

總統杯對抗賽 伍茲獲邀參加

Oliver avatar
By Oliver
at 2011-08-26T11:38
(法新社華盛頓州瑟夸勒密25日電) 總統杯(Presidents Cup)美國隊隊長卡波斯(Fred Couples)說, 他已確定老虎伍茲(Tiger Woods)是美國12人代表隊中的一員, 將參加總統杯高球對抗賽。 與哈斯(Jay Haas)共同擔任隊長的卡波斯,不顧外界對伍茲近況掙扎的輿論壓力 ...